在线客服
铜片止水安装搭接技术规范与工艺控制要点!
铜片止水作为水利工程、地下建筑及隧道工程中防水体系的核心构件,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抗渗性能与耐久性。本文依据GB/T 50290-2014《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》及SL 288-2014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》,结合工程实践经验,系统解析铜片止水搭接施工的技术要求。
一、材料预处理规范
原材料要求
选用T2或TP2型号冷轧紫铜片,厚度≥1.2mm,抗拉强度≥205MPa;
表面应平整无裂纹,边缘倒角R≥2mm,氧化层需经砂纸打磨处理;
进场需提供材质证明及出厂合格证,抽样检测铜含量≥99.5%。
下料控制
采用液压剪板机切割,切口垂直度偏差≤0.5mm/m;
搭接段预留长度:对接焊≥20mm,搭接焊≥40mm;
转角部位应整体成型,禁止拼接,弯曲半径≥50mm。
二、搭接工艺选择标准
冷压接工艺(适用于厚度≤1.5mm);
使用YC-20型液压钳,搭接长度≥60mm;
压痕间距15-20mm,压接深度控制为板厚的2/3;
连续压接点不得少于3排,接缝部位涂抹环氧密封胶;
热熔焊工艺(推荐用于重要节点)
氩弧焊参数:电流90-110A,氩气流量8-12L/min;
焊接温度控制在600-650℃,焊丝选用ERCuSi-A型;
焊缝余高≤2mm,熔透率≥80%,搭接长度≥30mm。
三、施工过程控制要点
环境控制
作业温度5-35℃,相对湿度≤80%;
雨雪天气须设置移动式防雨棚,风速>8m/s时停止焊接。
安装定位
采用三维定位仪辅助安装,轴线偏差≤5mm;
固定间距≤400mm,U型卡扣抗拉强度≥1kN;
混凝土浇筑前需完成临时防护支架搭设。
四、质量检测体系
非破坏检测
渗透检测(PT):按ASME V标准执行,着色时间≥10min;
超声波检测(UT):探头频率5MHz,耦合剂粘度>200cP。
破坏性试验
每200延米取1组试样(3件);
抗拉强度≥母材的90%,延伸率≥15%;
180°弯曲试验无裂纹产生。
五、常见缺陷防治措施
虚焊控制
焊前使用丙酮清洗接触面;
实施多层多道焊工艺;
设置温度监控红外仪。
变形预防
采用跳焊法控制热输入;
安装反变形工装夹具;
焊后锤击消除应力。
本工艺标准经多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验证,使接缝渗漏率降低至0.03‰以下。
在线客服